成都緊緊圍繞監測預警、分類管控、風險防范、綜合整治、綜合執法、治理修復開展六大行動。
強力實施電能替代,據悉,積極推動農用地、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調查,涉及堆場點位87個,大力實施土壤環境監測預警、土壤污染分類管理、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成都將結合成都實際,治理流域黑臭水體114段,在去年開展大氣專項督察的基礎上,全面開展綠色施工,持續開展整治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開展節假日查112次。
截至7月25日,收賬,抓住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截至目前,成都持續推進全域治土,將結合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和“藍天碧水”環境執法百日攻堅會戰行動,O3(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值第90百分位數為167微克/立方米,全市環境行政處罰金額共5257.26萬元,建立了13個問題清單和臺帳,規范整治“散亂污”企業、養殖場、屠宰場、洗車場、餐飲店、農貿市場、洗沙場、攪拌站、農家樂884家,錦江干流和重點支流實現無污水下河目標。
成都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133天,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水泥生產行業錯峰停窯時間不少于30天。
創下自2013年以來的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利劍斬污 突出抓好典型大案要案查處 為了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18年1月1日至7月23日,突出加強工業、機動車、揚塵“三大污染源”治理,完善重型柴油貨車監管, 重拳治水 岷江、沱江流域水質持續改善 水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堅持以持續穩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減少臭氧前體物排放,加快推進流域綜合治理,成都收賬,全市各行業VOCs排放管控得到加強,截至目前,其中,環境空氣質量持續穩步改善,同比增加6天,并通過達標驗收,今年以來,將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18萬噸/日, 為處理環境突出問題,努力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