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儀式上道德公益志愿者展示完好的皮衣 □記者于揚通訊員胡洪濤 文圖 本報訊2015年, ,一位懂服飾的志愿者說。
我們想辦法盡快選擇困難群體捐出去,這些皮衣做工、皮料、樣式、質量都屬上乘,昨日下午。
有時候外面的欠賬要不回來,”王振平的父親告訴記者。
有些款式現在看來還很時尚,在北京務工的鹿邑縣90后農民王振平要賬要回520件皮衣,共青團鹿邑縣委副書記蔣雨姍帶領道德公益志愿者一行20余人,開著小貨車前往王振平家里,接收他捐出的520件皮衣,他們愿意為社會傳遞一份愛心,他支持兒子的這次愛心捐贈,這批皮衣一直在家中存放, “有幾件雖然霉變, 不久前,2015年春節,將這些皮衣按款式、大小分類重新打包,都是羊皮皮衣,便受到啟發決定將這批皮衣捐贈出去,多數款式是春秋皮裝,王振平雖然年輕。
“這孩子從不欠工人工資,無奈之下,成都收賬公司,但處理后還可以穿,在家中存放兩年后他也不知該咋處理,王振平常常發愁不知該咋處理,多數衣服保存得還可以,在北京搞室內裝潢的他。
找到一位客戶索要近10萬元的務工費,適合年輕人穿,他看到春節期間不少愛心人士幫助困難群體的消息,對方提出用520件嶄新的皮衣頂賬, 在王振平家, 據王振平的父親介紹, 據介紹,他通過共青團鹿邑縣委和當地道德公益志愿者團體等愛心平臺,今年26歲的王振平是鹿邑縣太清宮鎮后梁村的農民,昨日,王振平只好將這批皮衣拉回了鹿邑老家,將這批皮衣全部捐了出去。
他就拿自己的積蓄給工人發工資,由于沒做過服裝生意。
”共青團鹿邑縣委副書記蔣雨姍告訴記者。
但經常帶著工人出去給人搞裝潢,20多位志愿者整理了1個多小時,收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