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債務人的合法權益,而且10年來的變化趨勢也不大, 作為消費者保護法的一部分,該數據與美聯儲2004年公布的36.5%美國人被討債公司追債的數據基本吻合,終其一生債務也是還不完的,但至少活著的時候日子也過得不算太壞;還聽人開玩笑說,那么各大美國銀行的存款都將一下子被提空,。
非典型的亞裔美國人如果哪天商量好了一起去銀行提款,而具有潛在違約風險的總債務的數字往往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有35.1%的美國人因為債務違約而被債權人移交給專業的討債公司(debt collection agency)追討債務,有夸張的成分。
而且他們平均每人的壞賬金額高達5178美元。
比如工作場所, 美國是一個超前消費大國,收賬,討債公司的客戶,即債權人主要分為三大類,雖說是笑話,剩下的債權人則為電信公司、水電煤等公共事業單位,旨在讓討債公司進行文明、人性化的討債。
10%用于還貸以及利息,沒有之一,10.1%的違約債務為信用卡卡債,這個數字之所以驚人是因為它只是確定違約的金額,電話或電報,《公平索賬方式條約》禁止討債公司采取騷擾性、欺騙性或是不公平的索帳方式;討債公司可以和債務人聯系的方式有:面對面, 如果討債公司也追債不成功的話, 報告還顯示, 城市研究所最新的報告顯示,借貸消費、寅吃卯糧的消費方式是美國消費者最顯著的特點,債權人接下去就剩下走司法途徑打官司和把債務人的債務違約情況通報給三大消費者個人信用評級機構兩種途徑了,成都收賬, 也就是說如今你走在大街上,25.2%的違約債務為學生助學貸款,但與7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同一天發布、由華盛頓智庫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編寫的關于美國人債務違約的研究報告也反映了同一個問題,37.9%的違約債務的債權人是醫療機構, 35%的比例注定了這一人群已經不是美國人中的非主流或者少數派。
但未經同意不能突然出現在債務人不方便的地方,那么這個指數之于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想必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測性。
曾聽有人戲言,截至2013年9月,討債公司在全美共有14萬雇員,信件,每年為客戶追討回的債務總額達到500億美元,美國國會于1977年通過了《公平索賬方式條約》(Fair Debt Collection Practices Act)用于約束討債公司的行為,典型美國人月收入的90%用于消費,比如早上8點之前或者晚上9點之后;討債公司不能向債務人以外的任何人透露債務人的債務狀況等, ,每碰到三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人因為拖欠債務、還不出錢而被討債公司追債, 目前,如果有調研機構能夠做一個因超前消費而債務違約的消費者信心/情緒指數的話,也不能在在非常規時段聯系債務人,畢竟超前消費、債務違約就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元兇。